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exudative discoid and lichenoid dermatitis) 又稱Oid-Oid病,因Sul-zdergre和Garde與1937年首先報道該病,故也稱Sulzderger-Garde綜合癥。本病以滲出性盤狀損害、苔蘚樣損害、浸潤性損害、風團損害等表現為熱征得多形性慢性少見皮膚病。多見于40~60歲男性、特別是有神經質的猶太人,但也可發(fā)生于婦女和兒童。本病是否為一獨立疾病,仍有爭論。

目錄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的病因

(一)發(fā)病原因

病因仍不清楚,近年來多認為與精神因素和自體過敏有關。有人認為該病為神經性皮炎的一種特殊類型。

(二)發(fā)病機制

發(fā)病機制還不很清楚。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的癥狀

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損害:

1.滲出性盤狀損害 皮損常突然發(fā)生,持續(xù)時間較短,常迅速消退或轉化為苔蘚樣、浸潤性損害。分布廣泛,好發(fā)于陰囊陰莖、四肢伸側、上胸、肩胛部等處,面部(特別是鼻梁)、腋窩腹部也可受累。皮損為多數大小不一,直徑數毫米或數厘米的卵圓形盤狀斑片,界清,隆起而帶滲液、結痂,軀干部的盤狀損害傾向與皮紋一致。自覺劇癢和發(fā)涼或灼熱感。

2.苔蘚樣損害 皮損在四種典型損害中持續(xù)時間最長,可持續(xù)數年之久,尤其以陰莖處損害病程最長,表現為全身干性、毛囊和非毛囊性雞皮疙瘩丘疹苔蘚化斑片。

3.浸潤性損害 多系滲出性盤狀損害轉變而來,表現為浸潤水腫性損害、浸潤明顯者常伴局部淋巴結腫大,臨床上類似蕈樣肉芽腫及其他類型的網狀細胞瘤病。自覺劇癢,夜間尤甚。

4.風團 約半數病例可伴發(fā)于苔蘚樣盤狀損害。風團的特點是小而深,較一般蕁麻疹更為持久。

據本病好發(fā)于有神經質的中年男性,臨床的典型損害,病理變化表現為真皮小動脈周圍漿細胞浸潤,可確立診斷。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的診斷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的檢查化驗

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常增高,分類可達0.06~0.30。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的鑒別診斷

但在滲出期需和接觸性皮炎、錢幣狀濕疹、滲出性神經性皮炎相區(qū)別。在苔蘚樣期和浸潤期需排除扁平苔蘚蕈樣肉芽腫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1.去除可能的發(fā)病因素。如有神經衰弱癥狀,應積極治療。

2.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的西醫(yī)治療

(一)治療

應以鎮(zhèn)靜、抗過敏、止癢為治療原則。對于局限性損害,外用皮質激素和焦油類制劑即可;對于皮損廣泛、瘙癢劇烈或療效不理想的頑固病例用全身皮質激素療法結合局部藥物應用有效。

(二)預后

苔蘚樣損害 皮損在四種典型損害中持續(xù)時間最長,可持續(xù)數年之久,尤其以陰莖處損害病程最長。

參看

關于“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