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脫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1、驟然外力撞傷史。

2、牙齒脫出型脫位、牙齒移位可見患牙伸長、傾斜或移位,松動II0—III0,可有齦溝滲血,牙冠無折斷和缺損,溫度測試反應不一,牙齒移位可伴有牙槽突骨折。

3、牙齒嵌入型脫位:患牙臨床冠變短或消失、可伴有移位、扭轉或呈反頜關系,齦溝滲血,叩痛(+++),可伴有牙槽突骨折?! ?/p>

目錄

疾病分類

口腔科  

癥狀體征

在較大暴力的撞擊下,可使牙部分或完全脫位,由于牙周膜撕裂,甚至從根尖孔進入牙髓神經血管束也撕裂,臨床上出現牙松動、傾斜、伸長和疼痛,妨礙咀嚼。牙完全脫位,則牙脫離牙槽窩,或僅為軟組織連接,常同時伴有牙齦撕傷和牙槽骨骨折。  

疾病病因

較大暴力?! ?/p>

治療要點

1、牙齒脫出型脫位、牙齒移位 局麻下手法將患牙復位、固定、調牙合 ,伴有牙槽突骨折時骨折部位復位固定。

2、牙齒嵌入型脫位 局麻下手法將患牙復位、固定與調合牙頜。

3、牙齒完全脫位 清洗患牙牙面污物,置人生理鹽水中備用;局麻下清理牙槽窩后置人患牙復位;唇舌向縫合軟組織;復合樹脂結扎法將患牙與鄰牙固定?! ?/p>

治療方案

牙脫位即牙受外力作用而脫離牙槽窩,由于受外力的大小與方向不同,牙脫位的表現與程度不一,輕者偏離移位,稱為不全脫位,重者可完全離體,稱為全脫位。

牙齒脫位多發(fā)生于愛運動的青少年。如藍球隊員,經常會發(fā)生一些碰撞事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致面門被撞,牙齒松動甚至折斷等;老年人行走路滑腿腳不穩(wěn)等滑倒均可造成牙齒的脫位;車禍患者……,一般情況下均是意外所致。在萬一不幸發(fā)生了外傷導致牙脫落或外傷牙折斷的情況下要及時就近擇醫(yī)診治,保存患牙是治療牙脫位應遵循的原則。

1、部分牙脫位

應在局麻下復位,再結扎固定4周。術后3、6和12個月進行復查,若發(fā)現牙髓已壞死,應及時做根管治療。

2、嵌入性牙脫位

在復位后2周應作根管治療術,因為這些牙通常伴有牙髓壞死,而且容易發(fā)生牙根吸收。對嵌入性脫位牙的年輕恒牙,不可強行拉出復位,以免造成更大的創(chuàng)傷,誘發(fā)牙根和邊緣牙槽突的吸收。因些,對癥處理,繼續(xù)觀察,任其自然萌出是最可取的處理方法,一般在半年內患牙能萌出到原來的位置。一般情況下應就醫(yī)診治。

3、完全脫位牙

在0.5小時內進行再植,90%患牙可避免牙根吸收。因此,牙脫位后,應立即將牙放入原位,如牙已落地污染,應就地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沖洗,然后放入原位,如果不能即刻復位,可將患牙置于患才的舌下或口腔前庭處,也可放在盛有牛奶、生理鹽水或自來水的杯子內,切忌干藏,并盡快到醫(yī)院就診。

同時伴有牙齒折斷的患者應及時就醫(yī),行一次性拔髓治療,盡可能地保存患牙。

癥狀查詢專題

皮膚癥狀 胸部癥狀 腹部癥狀 生殖部位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頸部癥狀 頭部癥狀 眼睛癥狀 耳部癥狀 口腔癥狀 鼻部癥狀 頭部癥狀 全身癥狀按身體部分查詢疾病癥狀
關于這幅圖像

點擊部位名稱可查詢更多相關疾病

按癥狀名稱開頭字母查詢癥狀: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參看

關于“牙脫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