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活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蘭室秘藏》卷中:獨活湯

【處方】 炙甘草6克 羌活 防風 獨活 大黃(煨)澤瀉 肉桂各9克 當歸連翹各15克酒漢防己 酒黃柏各30克 桃仁30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效與作用】 主腰痛如折,沉重如山。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酒70毫升,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

【摘錄】 《蘭室秘藏》卷中

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產(chǎn)經(jīng)》:獨活湯

【處方】 獨活2兩,當歸2兩,常陸2兩,白術2兩。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諸風,腫氣百病。

【用法用量】 上以水1斗,煮取4升服。覆取汗。

【摘錄】 《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產(chǎn)經(jīng)》

馬培之醫(yī)案》:獨活湯

【處方】 獨活1錢,秦艽5錢,炙沒藥8分,懷牛膝1錢半,五加皮1錢半,當歸1錢半,丹參1錢半,巴戟肉1錢半,川續(xù)斷1錢半,狗脊3錢,廣木香4分,紅棗3個,桑枝3錢。

【功效與作用】 寒客腎與膀胱之經(jīng),腰脊痛引股腿。

【摘錄】 《馬培之醫(yī)案》

《外臺》卷十四引《古今錄驗》:獨活湯

【別名】 獨活丹

【處方】 獨活4兩,生姜6兩,甘草(炙)2兩,桂心2兩,生葛根2兩,芍藥2兩,栝樓2兩。

【功效與作用】 風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亸曳。

【用法用量】 獨活丹(《三因》卷二)。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

【摘錄】 《外臺》卷十四引《古今錄驗》

《外臺》卷十四引《古今錄驗》:獨活湯

【別名】 桂心散

【處方】 獨活4兩,生葛根半斤,芍藥3兩,防風2兩,半夏1斤(洗),桂心5兩,當歸2兩,附子(炮)2兩,甘草(炙)2兩,生姜10兩(一方去半夏,用麻黃3兩)。

【制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中風半身不遂,口不能語。風亸曳,肢體不能收攝。

【用法用量】 桂心散(《普濟方》卷九十四)。

【注意】 忌羊肉、(饣曷)、生蔥、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等。

【摘錄】 《外臺》卷十四引《古今錄驗》

《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產(chǎn)經(jīng)》:獨活湯

【處方】 羌獨活3兩,葛根3兩,甘草2兩(炙),麻黃1兩,桂心3兩,生姜6兩,芍藥3兩,干地黃2兩(一方無芍藥)。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中柔風,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 上以清酒2升,水8升,煮3升,分5次服。

【摘錄】 《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產(chǎn)經(jīng)》

《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產(chǎn)經(jīng)》:獨活湯

【別名】 獨活散

【處方】 獨活3兩,防風2兩,干姜2兩,桂心2兩,甘草2兩,當歸2兩。

【功效與作用】 婦人中風,口噤不識人。

【用法用量】 獨活散(《圣惠》卷六十九)。

【摘錄】 《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產(chǎn)經(jīng)》

《外臺》卷十七引《集驗方》:獨活湯

【處方】 獨活3兩,生姜6兩,干地黃5兩,芍藥4兩,防風3兩,桂心3兩,栝樓3兩,甘草2兩(炙),麻黃2兩(去節(jié)),干葛3兩。

【制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風濕客于腰,令人腰痛。

【用法用量】 以水8升,酒2升,煎取3升,分3次服。不愈,重作。

【注意】 忌海藻、生蔥、菘菜、蕪荑。

【摘錄】 《外臺》卷十七引《集驗方》

《本事》卷一:獨活湯

【處方】 獨活(黃色如鬼眼者,去蘆,洗,焙,稱)1兩,羌活(去蘆)1兩,防風(去釵股)1兩,人參(去蘆)1兩,前胡(去苗,凈洗)1兩,細辛(華陰者,去葉)1兩,五味子(揀)1兩,沙參1兩,白茯苓(去皮)1兩,半夏曲1兩,酸棗仁(微炒,去皮,研)1兩,甘草1兩(炙)。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肝經(jīng)因虛,內受風邪,臥則魂散而不守,狀若驚悸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以水1盞半,加生姜3片,烏梅半個,同煎至8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此驅風養(yǎng)正之方也。獨活氣味苦辛甘平,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足厥陰、少陰,引經(jīng)之風藥,故以之為君;防風氣味辛甘溫,入手足太陽之風藥;細辛氣味辛溫,氣厚于味,陽也,入足厥陰、少陰,引經(jīng)之藥;棗仁氣味苦平,入手少陰;前胡氣味苦平、微寒,陽中之陰,降也,入手足太陰、陽明之風藥,其功長于下氣;半夏氣味苦辛微溫,沉而降,陰中陽也,入足陽明,除痰散逆;五味子氣味酸苦咸微溫,收斂散逆之氣,入足少陰;沙參氣味甘苦微寒,能補五臟之陰,入足厥陰;羌活之氣味與獨活同,入足太陽兼能利水;甘草氣味甘平,兼通入十二經(jīng)絡,諸味得之,皆能緩其性,乃君子之品也;茯苓氣味甘平淡滲,入足陽明,能引諸藥達于至陰之處;人參氣味甘微溫,入足陽明,能補五臟之陽,使身中正氣大旺,外邪不能侵犯矣。

【摘錄】 《本事》卷一

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六:獨活湯

【處方】 獨活、防風、荊芥、赤芍、陳皮、半夏、厚樸、蘇葉(或加鉤藤鉤)。

【功效與作用】 婦女腳氣,感風寒而發(fā),遍身腰腿酸疼。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六

圣濟總錄》卷一六一: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半,白鮮皮半兩,羌活(去蘆頭)1兩,人參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中風,或虛汗多,困乏,體熱頭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7分,酒3分,同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六一

《圣濟總錄》卷一六一: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芎?1兩,當歸(切,焙)1兩,竹瀝(半碗)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防風(去叉)1兩半,蔓荊實1兩半。

【制法】 上將8味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中風,口面?斜,語澀,筋脈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1盞,加竹瀝1合,再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六一

傷寒大白》卷四:獨活湯

【處方】 獨活、防風、柴胡、葛根、廣皮、甘草。

【功效與作用】 傷寒足冷。

【用法用量】

身痛,加羌活;胸滿,加枳殼;嘔惡,加半夏、厚樸、白豆蔻、川黃連。

【摘錄】 《傷寒大白》卷四

《痘疹仁端錄》卷十:獨活湯

【處方】 羌活、防風、荊芥、牛膝、柴胡、何首烏

【功效與作用】 痘漿收斂,而手足紅腫發(fā)毒。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痘疹仁端錄》卷十

幼科折衷》卷下:獨活湯

【處方】 當歸、白術、黃耆、薄桂、牛膝、獨活、甘草。

【功效與作用】 小兒鶴膝風

【摘錄】 《幼科折衷》卷下

《準繩.女科》卷二: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1兩,桑寄生1兩,牛膝(酒浸)1兩,秦艽(去蘆)1兩,赤茯苓(去皮)1兩,桂心1兩,防風(去蘆)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當歸(炒,去蘆)1兩,生干地黃1兩,杜仲(銼,炒去絲)7錢半,細辛(去苗)7錢半,芎?7錢半,赤芍藥7錢半,甘草(炙)半兩。

【功效與作用】 婦人風痹,手足不隨,身體疼痛,言語謇澀,筋脈拘急。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8錢,以水1中盞半,熊至1大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準繩.女科》卷二

《普濟方》卷三七七:獨活湯

【處方】 獨活2錢,麻黃(去節(jié))2錢,川芎2錢,大黃(焙)2錢,天麻2錢,防風2錢,北細辛2錢,甘草1錢,荊芥穗1錢。

【功效與作用】 解表通里。主小兒風癇內熱。

【用法用量】 上銼。加生姜,水煎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七七

《圣濟總錄》卷一六二: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半,當歸(銼,炒)3分,防風(去叉)3分,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細辛(去苗葉)半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中風,角弓反張,口噤發(fā)痙。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酒共1盞半,同煎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六二

《普濟方》卷一五四:獨活湯

【處方】 獨活4兩,葛根2兩,桂枝2兩,芍藥2兩,防風2兩,甘草2兩,干姜2兩。

【功效與作用】 衛(wèi)不和,胸背相引而痛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先煮葛根,減3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2升,去滓,溫服1升。覆取微汗。若病只宜消散者,服湯則無汗而解。

咽痛而渴,加栝樓2兩;或咳或嘔者,加半夏2兩;惡熱藥者,去干姜;面赤齦痛者,加雞蘇,水增2升。

【摘錄】 《普濟方》卷一五四

全生指迷方》卷三:獨活湯

【處方】 獨活1兩,細辛(去苗)1分,僵蠶(炒)半兩,牡丹皮3分,防己半兩,紫菀(去苗)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癇癥。陰陽失度,氣血相并,素無疾而暴得瘛疭,發(fā)訖即如常,經(jīng)隔月日以復如前。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三

《千金》卷三:獨活湯

【別名】 獨活散

【處方】 獨活5兩,防風2兩,秦艽2兩,桂心2兩,白術2兩,甘草2兩,當歸2兩,附子2兩,葛根3兩,生姜5兩,防己1兩。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中風,口噤不能言;產(chǎn)后角弓反張,手足硬強,頑痹不仁。。

【用法用量】 獨活散(《圣惠》卷七十八)。

【摘錄】 《千金》卷三

婦人良方》卷三:獨活湯

【處方】 川獨活半兩,羌活半兩,人參半兩,防風半兩,當歸半兩,北細辛半兩,茯神(去木)半兩,半夏半兩,桂心半兩,白薇半兩,遠志(去心)半兩,菖蒲(去毛)半兩,川芎半兩,甘草3分。

【功效與作用】 婦女風虛昏憒不自覺知,手足瘛疭,坐臥不能,或發(fā)寒熱,血虛不能服發(fā)汗藥,及中風自汗。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以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醫(yī)方集解》:此手少陰、足厥陰藥也。肝屬風木而主筋,故瘛疭為肝邪。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二活、防風祛風,細辛、桂心溫經(jīng),半夏除痰,芎、歸辛散風而溫和血,血和則風散,辛以散之,即辛以補之也。心為肝子,肝移熱于心則昏憒,故以人參補心氣,菖蒲開心竅,茯神、遠志安心神;白薇咸寒,退熱而治厥,使風靜火息,血活神寧,而瘛疭自已矣。

【摘錄】 《婦人良方》卷三

《圣濟總錄》卷三十三: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叉)3分,五加皮2分,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芍藥1兩,干姜(炮裂)1兩,桂(去粗皮)1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杜仲(去粗皮,炙,銼)1兩,五味子(炒)3分。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傷寒后,風虛邪氣流注,腰胯冷疼,腳膝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三十三

《圣濟總錄》卷四十一: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萆薢1兩,細辛(去苗葉)1兩,人參1兩,牛膝(去苗,切,酒浸,焙)1兩,酸棗仁(微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羚羊角(鎊)1兩,赤芍藥1兩,黃芩(去黑心)1兩,茵芋(去粗莖)1兩,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1兩,防己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微炙,銼)1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肝氣虛弱,風邪外襲,搏于筋脈,流入經(jīng)絡,筋脈抽掣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3枚(擘破),煎至5分,去滓,入竹瀝1合,煎兩沸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一

《直指》卷四:獨活湯

【處方】 獨活、麻黃(去節(jié))、熟附子、生干姜、川芎、牛膝、白芍藥、白茯苓、黃耆(蜜炙)、人參、杜仲(姜制、炒)、甘草(炙)、辣桂、當歸、白術、木香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腳氣陽虛寒勝,經(jīng)氣不行,頑腫不用。腎風冷,腳氣酸疼,及久痢登廁,風冷入于腸胃,以致兩腳細小,成鼓槌風,而痢又不止者。

【用法用量】 方中獨活,原作“羌活”,與方名不符,據(jù)《醫(yī)統(tǒng)》改。

【摘錄】 《直指》卷四

《直指小兒》卷一:獨活湯

【處方】 羌活1分,獨活1分,檳榔半分,天麻半分,麻黃(去節(jié))半分,甘草(炙)半分。

【制法】 上銼散。

【功效與作用】 發(fā)散風邪。主胎驚。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水煎服。于內加南星末蜜調,可貼囟用。

【摘錄】 《直指小兒》卷一

《直指小兒》卷二:獨活湯

【處方】 獨活1錢,麻黃(去節(jié))1錢,川芎1錢,大黃(焙)半錢,甘草(炒)半錢。

【制法】 上銼散。

【功效與作用】 解通表里。主小兒風癇。

【用法用量】 每服3字,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 《直指小兒》卷二

活幼心書》卷下:獨活湯

【處方】 川獨活(黃色如兔眼者佳)半兩,當歸(酒洗)2錢半,白術2錢半,黃耆(蜜水涂炙)2錢半,薄桂(去粗皮)2錢半,川牛膝(酒洗)2錢半,甘草(炙)3錢。

【功效與作用】 驚癱,鶴膝;及中風濕,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晝輕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錢,以水1盞,加生姜2片,薤白1根,煎7分,空心熱服,或不拘時候。

【摘錄】 《活幼心書》卷下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獨活湯

【處方】 防風7分,獨活7分,旋覆花7分,當歸7分。

【制法】 上銼細。

【功效與作用】 傷寒汗下后,頭痛目眩者。

【用法用量】 每服7錢,加生姜,同煎服。

【摘錄】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全生指迷方》卷二:獨活湯

【處方】 獨活半兩(銼),荊芥穗1兩。

【功效與作用】 風痓。風客經(jīng)脈,忽然牙關緊急,手足瘛疭,目直視。

【用法用量】 上以水3盞,煎荊芥汁至1大盞,再入獨活,煎一半,去滓溫服。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二

《圣濟總錄》卷六: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2兩,生葛根(去皮,細銼,如麻豆大)2兩,甘草(炙)1兩半,桂(去粗皮)1兩,芍藥1兩。

【制法】 上5味,將4味為粗末,與葛根拌勻。

【功效與作用】 風癔。舌強不語,昏冒不知人,喉中作聲。四肢不收,手足亸曳。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3夜1。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六

《圣濟總錄》卷八十五: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3分,麻黃(去根節(jié))1兩,細辛(去苗葉)半兩,丹參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萆薢3分,黃耆3分,桂(去粗皮)3分,防風(去叉)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羚羊角(鎊)1兩,當歸(切,焙)半兩,芎?半兩,赤芍藥3分。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腰腳連骨疼痛,搖轉不能。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八十五

《圣濟總錄》卷八十五: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甘草(炙)半兩,桂(去粗皮)3分,葛根3分,芍藥3分,栝樓根3分,防風(去叉)3分,杜仲(去粗皮,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杏仁(去皮尖,別研)半兩,熟干地黃(切,焙)2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腰痛牽引背脊,不可俯仰;腰腳疼痹不仁,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6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八十五

《圣濟總錄》卷八十三: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麻黃(去根節(jié),炒)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炒)1兩半,半夏(湯浸去滑,炒干)3兩,檳榔(銼)1兩,射干1兩,桂(去粗皮)1兩,防葵(生用)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先有風證,后患腳氣,心悶憒憒,驚悸不安,食即嘔吐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用水1盞,加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若小便利兼汗即愈。如無防葵,用龍骨代之。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圣濟總錄》卷五十七: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吳茱萸(水浸1宿,炒)1兩,甘草(炙,銼)1兩,干姜(炮裂)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黃耆(銼)1兩,桂(去粗皮)1兩,芍藥1兩,芎?1兩,防風(去叉)1兩,當歸(切,焙)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 每服以水2盞,用羊肉2兩,先煮至1盞,去肉,下藥末3錢匕,加生姜1分(切),大棗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溫服,每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圣濟總錄》卷四十二: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甘菊花(擇)1兩,蔓荊實1兩,芎?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肝風筋脈拘急,背膊勞倦,及頭昏項頸緊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酸棗仁、惡實各50粒(研碎),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二

《圣濟總錄》卷十六: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半兩,茯神(去木)半兩,甘草(炙)1兩,當歸(酒灑,切,焙)1兩,牡蠣(煅)1兩,白術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黃耆(薄切)1兩半,防風(去叉)、遠志(去心)3分,人參2兩半。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風頭眩,仆倒屋轉,嘔吐痰涎,惡聞人聲。

【用法用量】 方中防風用量原缺。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六

《圣濟總錄》卷十五: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2兩,人參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當歸(切,焙)2兩,桂(去粗皮)1兩半,遠志(去心)1兩半,熟干地黃(焙)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細辛(去苗葉)1兩,甘草(炙)1兩。

【制法】 上細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風厥肩背痛,驚惕不安,善噫多欠。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取8分,去滓溫服,1日2次,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五

《圣濟總錄》卷十二: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兩,羌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叉)1兩,柴胡(去苗)1兩,白術1兩,甘草(炙,銼)1兩,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干)1兩,甘菊花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風熱上攻,頭面生瘡及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荊芥5穗,同煎取7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二

《圣濟總錄》卷十一: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2兩,防風(去叉)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防己2兩,赤芍藥2兩,桂(去粗皮)2兩,芎?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白術1兩半,人參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甘草(炙)1兩。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風腲腿。四肢不收,身面浮腫,筋骨怠惰,皮膚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1棗大(拍碎),大棗2枚(擘破),同煎取7分,去滓溫服,日2次,夜1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一

《圣濟總錄》卷一二○: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分,當歸(切,焙)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分,藁本(去苗土)1分,生干地黃(焙)1分,甘草(銼,炙)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風疳。

【用法用量】 每用3錢匕,以水1盞,煎10分沸,熱漱冷吐。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二○

《圣濟總錄》卷九: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2兩,芍藥2兩,遠志(去心)1兩半,薏苡仁(炒)半升,甘草(炙,銼)2兩,麻黃(去節(jié),煎掠去沫,焙)1兩,丹參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熟干地黃(焙)3兩,桂(去粗皮)1兩,甘菊花半升(未開者良,微炒),人參2兩,防風(去叉)2兩,茯神(去木)2兩,山茱萸2兩,天門冬(去心,焙)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2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2兩,五加皮(銼)2兩,羚羊角(鎊)2兩,麥門冬(去心,焙)2兩,山芋2兩,白術2兩,秦艽(去苗土)2兩,黃耆(銼)2兩,芎?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半,石膏3兩,升麻2兩,防己2兩,地骨皮2兩,石斛(去根)2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偏風。半身不隨,肌肉偏枯。

【用法用量】 每用10錢匕,以水3盞,加生姜10片,煎取1盞半,去滓,分溫2服,空心、臨臥各1次。取微有汗,慎外風。若心中熱者,每日旦、臨臥服此湯,午時服荊瀝湯。

【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

《千金》卷三:獨活湯

【處方】 獨活3兩,當歸3兩,桂心3兩,芍藥3兩,生姜3兩,甘草2兩,大棗20枚。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腹痛,引腰背拘急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服后相去如人行10里久再進之。

【摘錄】 《千金》卷三

《圣濟總錄》卷五:獨活湯

【別名】 防風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3兩,防風(去叉)2兩,芎?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當歸(切,焙)2兩,葛根2兩,桂(去粗皮)2兩,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細辛(去苗葉)1兩,甘草(炙)1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風中五臟,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疒帬)痹,痛癢不知。偏風。半身不遂,肌肉偏枯。

【用法用量】 防風獨活湯(《普濟方》卷九十六)。

若初得病自汗,減麻黃;宿有滯氣,加吳茱萸(湯洗7遍,炒)2兩,厚樸(去粗皮,姜汁炙)1兩;干嘔,加附子(炮裂,去臍皮)1兩;噦,加陳橘皮(湯浸,去白)2兩;若胸中吸吸少氣,加大棗(去核)12枚;心下驚悸,加茯苓(去黑皮)1兩;若熱,去生姜,加葛根。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

腳氣治法總要》卷下:獨活湯

【處方】 獨活半兩,丹參半兩,細辛半兩,五加皮半兩,牛膝(酒浸)半兩,川芎半兩,白僵蠶(湯洗,焙干,面炒)半兩,桑白皮1兩半(銼),炙麻黃(去節(jié))1兩,甘草(炙)3分,杏仁(去皮尖,面炒)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腳氣。腿膝疼痛,乍腫乍瘦,緩弱不能行,喘滿氣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 《腳氣治法總要》卷下

醫(yī)學心悟》卷三:獨活湯

【處方】 獨活1錢,桑寄生1錢,防風1錢,秦艽1錢,威靈仙1錢,牛膝1錢,茯苓1錢,桂心5分,細辛3分,甘草(炙)3分,當歸2錢,金毛狗脊2錢。

【功效與作用】 腎虛兼受風寒濕氣,腰冷如冰,喜得熱手熨,脈沉遲或緊。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2片,水煎服。

【摘錄】 《醫(yī)學心悟》卷三

《馬培之醫(yī)案》:獨活湯

【處方】 獨活、防風、蒼術、黃柏、當歸、秦艽、防己、萆薢、赤芍、川牛膝。

【功效與作用】 鶴膝風因風寒濕,初起腫痛寒熱者。

【摘錄】 《馬培之醫(yī)案》

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獨活湯

【處方】 獨活2分,麻黃(去節(jié))2分,人參2分,大黃4分。

【功效與作用】 小兒癇,手足掣瘲,十指顫,舌強。

【用法用量】 上以水2升,煮麻黃,減3合,去沫,納諸藥,煎9合,分3次服。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

經(jīng)效產(chǎn)寶》卷中:獨活湯

【別名】 獨活干姜湯

【處方】 獨活4分,干姜6分,甘草2分,生姜6分。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中風,重者名為蓐風。

【用法用量】 獨活干姜湯(《普濟方》卷三五○)。

【摘錄】 《經(jīng)效產(chǎn)寶》卷中

《千金翼》卷十七:獨活湯

【處方】 獨活4兩,桂心4兩,半夏(洗)4兩,麻黃(去節(jié))2兩,芎?2兩,人參2兩,茯苓2兩,八角附子1枚(炮,去皮),大棗12枚(擘),防風3兩,芍藥3兩,當歸3兩,黃耆3兩,干姜3兩,甘草(炙)3兩。

【功效與作用】 腳氣風疼,痹不仁,腳中沉重,行止不隨,氣上。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酒2升,煮取3升半,分為5次服。

【摘錄】 《千金翼》卷十七

《外臺》卷十九引《崔氏方》:獨活湯

【處方】 獨活3兩,生石斛3兩,白術1兩,防風1兩半,茯苓4兩,白前1兩,羚羊角2兩(屑),芎?2兩,桑根白皮2兩,黃芩3兩,附子1兩(炮),生姜3兩,桂心1兩,防己1兩。

【功效與作用】 腳氣。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9升,煮取2升合,去滓,分3次服,相去10里久再服。隔4日劑,宜服2劑佳。

【注意】 慎生冷、酢滑、豬、魚、蒜、桃、李、雀肉、生蔥。

【摘錄】 《外臺》卷十九引《崔氏方》

《千金》卷七:獨活湯

【處方】 獨活4兩,當歸3兩,防風3兩,茯苓3兩,芍藥3兩,黃耆3兩,葛根3兩,人參3兩,甘草3兩,大豆1升,附子1枚,干姜3兩。

【功效與作用】 腳痹。

【用法用量】 《圣濟總錄》有桂,無葛根。

【摘錄】 《千金》卷七

《圣濟總錄》卷十:獨活湯

【處方】 獨活(去蘆頭)1分,黃耆(銼)半兩,防風(去叉)1分,茯神(去木)1分,桂(去粗皮)1分,白鮮皮1分,羚羊角(鎊)1分,酸棗仁(炒)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風腰腳,疼痛不可忍,足脛麻痹。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各1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于“獨活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