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檳榔
Bīnɡ Lɑnɡ
檳榔
別名 榔玉、賓門、青仔、國馬、檳楠、尖檳、雞心檳榔、仁頻、賓門藥餞、白檳榔、橄欖子、檳榔仁、洗瘴丹、大腹子、大腹檳榔、檳榔子、馬金南、檳榔玉
功效作用 驅(qū)蟲;消積;下氣;行水截瘧。主蟲積;食滯;脹痛;瀉痢后重;腳氣;水腫瘧疾
英文名 Areca Seed, Betel Nut
始載于 藥錄
毒性 無毒
歸經(jīng) 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
藥性
藥味 、

檳榔樹(Areca catechu)在印度、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有栽培。樹干不分枝,高達12~15公尺。檳榔子是棕櫚科(Palmae)檳榔樹的種子。而檳榔葉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葉。檳榔果略小于雞蛋,果皮纖維質(zhì),內(nèi)含一粒種子,即檳榔子。胚乳堅硬,具灰褐色斑點。于8~11月果實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曬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檳榔子是劣等兒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堿檳榔堿,獸醫(yī)用作驅(qū)蟲藥。

目錄

植物概況

草藥名: 檳榔(betel nut)

常用的驅(qū)蟲藥。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干燥成熟種子。主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中國的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檳榔味苦、辛,性溫 。歸胃、大腸經(jīng)。功效殺蟲,消積,下氣,行水。主治蟲積,如蛔蟲、絳蟲、蟯蟲、姜片蟲等,食積氣滯,脘腹脹痛,水腫,腳氣,瘧疾等病證。現(xiàn)代藥理實驗證明,檳榔有驅(qū)蟲、抗病毒、治痛風(fēng)和抗真菌等作用。

有人吃了老打咯.屬正?,F(xiàn)象.

還有剛吃會產(chǎn)生胸悶,臉紅,屬于正常反應(yīng)

來源 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

采集

冬、春果實成熟時采收。摘下果實,將果皮剝下,取其種子,曬干。

藥材

干燥種子呈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徑2~3厘米,表面淡黃棕色或黃棕色,粗糙,有顏色較淺的網(wǎng)形凹紋,并偶有銀色斑片狀的內(nèi)果皮附著。

食用

檳榔果可以食用,沾鹵水咀嚼,初次咀嚼者會面紅、胸悶,屬于正?,F(xiàn)象

毒性

過量檳榔堿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甚至胸悶,出汗,頭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內(nèi)服引起者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害處

亂吐檳榔汁與殘渣,不僅會影響市容,且有礙觀瞻,有些不良的檳榔業(yè)者,常用盡各種花招來招攬客人,尤其是『檳榔西施』到處可見,對于兒童們的身心健康與社會的善良風(fēng)俗,都有不良的影響。

再者,由于販賣檳榔的利潤很高,有些人就在并不適合種植檳榔的山坡地大肆種植,而造成水土流失,當(dāng)臺風(fēng)來時,很容易產(chǎn)生土石流,造成人民生命與財產(chǎn)的損失。

常見之危害:

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癥外,還會導(dǎo)致口腔。據(jù)調(diào)查,百分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xí)慣。

嚼食檳榔的人口急劇的在成長,在臺灣估計已超過260萬人;嚼食檳榔者之平均年齡層亦有逐漸下降之趨勢;而嚼食檳榔之普遍性也從低社會經(jīng)濟地位和勞動階級人口,擴展到白領(lǐng)階級高知識分子。檳榔為「紅唇族」的最愛,農(nóng)民眼中的「綠色黃金」,但它卻是臺灣人民健康和水資源的最大殺手。根據(jù)統(tǒng)計臺灣5萬多公頃的檳榔園(相當(dāng)2個北市大),除每年造成水資源損失約40億公噸及嚴重破壞林地外,臺灣人一年花費在吃檳榔的金額更高達900多億,相當(dāng)于半條高速公路之造價,相當(dāng)驚人。更可怕的是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更使得臺灣人之口腔癌,躍升為十大癌癥死亡原因之列。因此如何推動檳榔防治工作,減少人們嚼食檳榔之嗜好,亦成為衛(wèi)生單位的工作重點之一。

.生理的危害:除可能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外,食用過量會產(chǎn)生中毒癥狀,輕則興奮、眼神呆滯、全身發(fā)抖、走路不穩(wěn)、行為怪異或粗暴;重則導(dǎo)致急性精神病,包括聽幻、自我膨脹、被迫狂想、譫妄亂神等。

.經(jīng)濟的危害:隨地吐檳榔汁,會被取締罰鍰;食用檳榔價錢昂貴,增加支出負擔(dān);醫(yī)療費用。

.社交的危害:吃久了,牙齒變黑、嘴巴變紅,外觀相當(dāng)不雅。

.環(huán)境的污染:隨地吐檳榔汁不但污染環(huán)境有礙觀瞻,吐出檳榔汁中的細菌會隨風(fēng)飄散,吸入大眾的肺里。

.水土保持: 由于檳榔樹屬淺根性,大量面積種植,會嚴重破壞水土保持。

炮制

檳榔:揀去雜質(zhì),以清水浸泡,按氣溫情況換水,至泡透為止,撈起,切片,晾干。

炒檳榔:取檳榔片置鍋中,文火炒至微微變色,取出,放涼。

焦檳榔:用武火把檳榔片炒至焦黃色時,噴灑清水,取出,放涼。

性味

苦辛,溫。

性狀

為類圓形。表面有灰白色與棕色交錯得大理石紋理。質(zhì)堅脆易碎。氣微,味澀而苦。

歸經(jīng)

檳榔 圖1

入脾、胃、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

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后重,瘧疾,水腫,痛風(fēng)、腳氣,痰癖,癥結(jié)。

規(guī)格標準

一等 干貨。呈扁圓形或圓錐形。表面淡黃色或棕色。質(zhì)堅實。斷面有灰白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花紋。味澀微苦。每1000g 160個以內(nèi)。無枯心、破碎、雜質(zhì)、蟲蛀、霉變。

二等 干貨。呈扁圓形或圓錐形。表面淡黃色或棕黃色。質(zhì)堅實。斷面有灰白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樣花紋。味澀微苦。每1000g 160個以上,間有破碎、枯心不超過5%;輕度蟲蛀水超過3%。無雜質(zhì)、霉變?! ?/p>

形態(tài)特征

(一)植物特征 樹干筆直,圓柱形不分枝,胸徑10~15厘米,高10~13米以上。

檳榔樹

莖干有明顯的環(huán)狀葉痕,幼齡樹干呈綠色,隨樹齡的增長逐漸變?yōu)榛野咨?。葉叢生莖頂,羽狀復(fù)葉,長1.3~2米,葉柄三棱形,環(huán)包莖干。小葉長披針形,表面平

檳榔樹2

滑無毛。肉穗花序,佛焰苞黃綠色;花單性,雌雄同株,花被6;雄花2列,互生于花序小穗頂端,花小而多,約2000余朵;雌花著生于花序小穗基部,花大而少,約250~550朵。雄花有退化雄蕊6枚,花桂3枚,子房上位,一室。堅果,卵圓形;種子1粒,圓錐形。

(二)生物學(xué)特性 檳榔生長在熱帶季風(fēng)雨林中,形成了一種喜溫、好肥的習(xí)性。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5~20℃。16℃時落葉;5~6℃時落果;3℃時葉色變黃,果實發(fā)黑脫落;-10℃以下植株嚴重死亡。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區(qū)生長較好。其喜濕而忌積水,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勻則對生長有利。一般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區(qū)都能生長??諝庀鄬穸雀?80%左右)又長期穩(wěn)定對生長有利。一般幼苗期蔭蔽度宜50%~60%,至成齡樹應(yīng)全光照。檳榔經(jīng)濟生命長短,土壤是關(guān)鍵。喜歡生長于土層厚、表土黑色、有機質(zhì)豐富的砂質(zhì)壤土,底土為紅壤或黃壤最為理想。其一般定植后7~8年開花結(jié)果,20~30年為盛果期,壽命最高可達100年以上。果實采收后種子有果內(nèi)后熟的特性。黃色成熟果實發(fā)芽率64.3%。果實失水即降低發(fā)芽率。在室內(nèi)催芽,日均溫26.41℃,日溫變化平均差1.8℃,發(fā)芽率98%?! ?/p>

分布狀況

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新幾內(nèi)亞、印

檳榔 圖2

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海南、臺灣兩省栽培較多,廣西、云南、福建等?。▍^(qū))也有栽培?! ?/p>

作用

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痛風(fēng)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藥”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qū)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

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和有益物質(zhì),如脂肪、檳榔油、生物堿、兒茶素、膽堿等成分。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yī)家治病的藥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為瘴癘之癥,一般都同飲食不規(guī)律、氣滯積結(jié)有關(guān),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藥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guān)注。

對痛風(fēng)的治療:研究發(fā)現(xiàn)檳榔堿對痛風(fēng)也有較好療效,但切不可過多口嚼檳榔治療痛風(fēng),因其有效成分,口嚼不但無法吸收,過多咀嚼還會對人體有害。目前檳榔中藥制劑已經(jīng)非常成熟,痛風(fēng)患者可以考慮?! ?/p>

栽培技術(shù)

1.選地與整地 宜選無低溫地區(qū)和潮濕疏松肥沃的土壤。坡變較大的可開行距3米的等高環(huán)山梯田。梯田面向坡內(nèi)傾斜角15°左右。定植前1~2個月按株距2米挖穴。讓土壤充分風(fēng)化。穴寬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土雜肥或廄肥10千克

檳榔 圖3

作基肥,同時回表土至滿穴。另外,可在行間種速生快長的飛機草豆科植物作臨時蔭蔽,有抑雜草生和保土壤濕度作用。

2.繁殖方法

(1)選種 母樹應(yīng)選擇15~30年生,結(jié)果正常無病蟲害,單株結(jié)果不少于300個,果托不少于3托,葉片8片以上,莖干上部節(jié)間較短的植株。一般選第二、第三托的果實作種適宜。成熟的果實以卵形、橢圓形為好,果熟時呈金黃色為最佳。

(2)催芽 產(chǎn)區(qū)多采用堆積催芽法。果實采下后曬1~2天,果皮剪去1/4。然后在選好的地上堆種,一般堆種厚度20厘米以下,若種子多應(yīng)每隔1~1.2米留一條人行小道,以便淋水、檢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后,蓋上一層稻草保溫,經(jīng)15~20日后每7~8日檢查1次發(fā)芽情況,同時揀出發(fā)芽種子育

檳榔 圖5

苗。苗床日平均溫度低于36.1℃。日最高溫度低于36.5為宜。若超過上述溫度時就可能爛果。

(3)育苗

①營養(yǎng)袋育苗 營養(yǎng)袋為長25厘米、寬18厘米的塑料薄膜制成。袋下有4個小孔以便通氣透水。營養(yǎng)土按1:1的表土與腐熟牛糞混勻,占袋4/5,再裝入河沙至滿袋,以免表面土板結(jié),每袋放1粒種子,淋透水,保持濕潤。

②苗床育苗 選近水源土質(zhì)疏松肥沃砂質(zhì)壤土或壤土為育苗地,經(jīng)犁翻耙平施下廄肥或塘泥作基肥與土壤拌勻做畦,畦長4~5米,寬1米左右,高12~15厘米,并在畦面鋪一層4厘米的細沙。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挖穴,每穴1粒種子。待第一片小葉展開時施稀薄人糞尿或硫酸銨,每月~2次,年除草及培土3~4

檳榔 圖6

次。

③定植 檳榔苗生長約1年,高50~60厘米,5~6片葉便可定植。海南以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云南以5~6月,溫暖多雨時節(jié)定植。最好選陰天定植,定植前1~2天澆透水。定植時去營養(yǎng)袋,蓋草、淋足定根水,保持蔭蔽和土壤濕潤。

3.田間管理

(1)幼齡樹每年除草2~4次,并進行培土。

(2)追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化肥。幼齡期3年內(nèi)每季度施肥1次,在樹冠外圍挖穴或開溝,按四個向交替施肥。每次株施人糞尿約5千克或硫酸銨25~50千克,混合綠肥5千克,并覆土澆水。3齡以后呈開花結(jié)果前每年春、秋季各施肥1次,每次株施綠肥或廄肥10千克,混合硫酸銨100~150克、過磷酸鈣150~250克。開花結(jié)果樹每年3月及10月各施肥1次,每次株施綠肥或廄肥10千克,加入尿素100~150克、過磷酸鈣250~500克、氯化鉀100~150克。

(3)排灌 檳榔喜潮濕環(huán)境,但不要積水,以防爛根。

(4)蔭蔽 定植后3年為檳榔幼齡期,需蔭蔽以保濕。間作物可選灌木藥材,但要

檳榔 圖7

增施肥料,保證其茁壯成長。

4.病蟲害及其防治

(1)葉斑病 主要有以下幾種:葉點霉葉斑病(Phylio-sticta arecae Diedecke.),多毛孢屬葉斑病

(2)果腐病 (Hyalodendron sp.)和(Fusarium sp.)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爛,導(dǎo)致落果。防治同上。

(3)果穗枯萎病 (Colletotri 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為害果穗、果實。防治方法:清除落果落葉,集中燒毀。幼果、青果期間用炭疽福美、多霉靈噴霧防治。

(4)根腐病 (Phytophthora sp.)為害苗。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濕度;發(fā)生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800~1000倍液灌根;發(fā)現(xiàn)病株即時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5)紅脈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檳榔主要害蟲。防治方法:清園,春季3、4月結(jié)合施肥施3%呋喃丹顆粒劑0.25千克/株,施在根際挖深約10厘米半環(huán)溝,并覆土壓實,或于4、5月和8、9月噴藥兩次,藥劑用Bt乳劑100倍液加3%苦油或Bt乳劑100倍液加10%可百可乳油10毫克/升噴霧。  

采收與加工

1.采收 一般采收分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11~12

檳榔 圖4

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以采收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莖部帶宿萼,剖開內(nèi)有未成熟瘦長形種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質(zhì)為佳。第二時期,3~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以采收圓形或卵形橙黃或鮮紅熟果,剖開內(nèi)有飽滿種子的成熟果實加工成榔玉為佳品。

2.加工

(1)榔玉 將成熟果實曬1~2天,然后放在烤灶內(nèi)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約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曬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鮮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實于鍋內(nèi)加水煮沸約30分鐘,撈出涼干,再將果實放置于烤灶內(nèi)用濕柴文火烘烤。約烤2~3天翻炒1次,連翻兩次便可。約8~10天用木棒從上面直插底層,如一插便入,說明底層已干,此時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鮮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 將成熟果實縱剖成半,剝下果皮,曬干,打松干燥即得。

(4)檳榔花 取尚未開放的雄花干燥而成。以土黃色或淡綠色為佳品?! ?/p>

檳榔的傳說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國、平定中原后,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統(tǒng)一的目光放到了南邊的百越之地,就是現(xiàn)在的廣東和廣西。關(guān)于此次戰(zhàn)爭,秦軍五十萬大軍在兵力上占絕對優(yōu)勢,在裝備上更是要遠遠超過百越部落軍隊,但是戰(zhàn)爭的過程卻令秦軍感到了戰(zhàn)前從未想到的艱苦和壓力:糧草難運,和南方炎熱的氣候?qū)τ诖蟛糠殖錾诒狈降那剀娛勘鴺O不適應(yīng),百越軍在首領(lǐng)“譯吁宋”的率領(lǐng)下與秦軍進行了慘烈的激戰(zhàn),在秦與百越的戰(zhàn)爭中,最難解決的是進攻南越秦軍的糧食供應(yīng)問題,于是秦始皇令史棣“鑿靈渠,筑陡門”溝通湘江與漓江,以通糧道。

這期間,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而且一對峙就是3、4年時間。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秦始皇還曾經(jīng)歷過一次感人的愛情故事!事情是這樣發(fā)生的:

由于“靈渠”和“陡門”的建造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加上當(dāng)時的炎熱的氣候,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xiàn)在陜西、山西、河南等地人,很不適應(yīng)這種氣候,導(dǎo)致士兵陣營中瘟疫橫行。百越軍看到如此情形,一不敢正面與秦軍沖突,怕自已的軍隊也染瘟疫;二又不能坐而不攻,要想出兩全其美的對策才行!于是“譯吁宋”找出當(dāng)?shù)赜忻募确N檳榔又采藥的民女小月,讓她混入敵方的軍營去探軍情,因檳榔有藥效功能,辟瘟開胃解油性,嚼后可防瘟疫,用檳榔做為潛入敵方的突破點是最好的辦法,小月就裝了一船的檳榔和草藥,分批發(fā)給秦軍在筑“陡門”工程的士兵,后來瘟疫很快就解除了。

秦軍副帥“趙佗”把此事上報給了秦始皇,始皇帝聽后大喜,說要見見此奇女子,當(dāng)他見到檳榔美女小月時,即刻被眼前這位女子驚呆了,他頓時覺得此女很像小時候認識的一位女孩,再看她脖子上掛著一串檳榔子,他想起來了,這不是其幼時他在趙國邯鄲淪為人質(zhì)時結(jié)識的采藥女“阿房”么?那時她也是掛著這一串檳榔子,秦始皇深情的對小月說道:“我是你的阿政吶!”小月聽到后,她也失聲叫了起來:“阿政!”此時此刻,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當(dāng)時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悉心照顧常被打得遍體鱗傷的阿政,為其熬藥療傷,他們兩小無猜,互生情愫,結(jié)為初戀。后嬴政返回了秦國,兩人再也沒有見過,之后“阿房”改名為小月來到此處種檳榔為業(yè),想不到今在此重逢了。

這些天來秦始皇帶阿房女去筑“陡門”的漓江口游玩,兩人談天說地,真是無所不談,當(dāng)嬴政談到要實現(xiàn)中國統(tǒng)一時,提出了想立阿房女為妃,再接收嶺南的百越之地。阿房心想,與其戰(zhàn)事無休止地延續(xù),還不如雙方做一次合解,阿房女機智的對秦始皇說出了她想法:她說只要皇帝平息了這場戰(zhàn)爭,就可以立她為妃,另外加上一個條件,就是秦軍武將“屠睢”必須處以極刑,因為“屠睢”在此役中對當(dāng)?shù)氐挚沟娜舜箝_殺戒,必須以死謝罪,這樣她可以回去向“譯吁宋”交待!秦始皇聽了也覺得不錯,他也給出了一個條件:以后百越之地必須由大秦帝國派人統(tǒng)治。于是阿房女回去和首領(lǐng)“譯吁宋”商量對策,最終雙方達成此次的協(xié)議,“屠睢”被推出斬首,始皇帝派“趙佗”做為南越國第一代王,嶺南列入中國統(tǒng)一的版圖。

此次的“鑿靈渠,筑陡門”,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完善了中華大地的基本版圖;史料記載秦軍在此次戰(zhàn)爭后的部隊全部留在兩廣,這些秦人與當(dāng)?shù)厝巳诤?,成為了現(xiàn)在的兩廣老百姓祖先的一支,世世代代守護著靈渠以及三十六座“陡門”。從此以后,當(dāng)?shù)厝嗣癖惆选岸搁T”邊的那片檳榔樹保護起來,以后各家婚嫁時,男女雙方都會以檳榔果作為定親的信物,后來的黎族“放檳榔”婚俗也相傳是由此而來的?! ?/p>

醫(yī)書考證

出自李當(dāng)之《藥錄》

1.《南方草木狀》:檳榔,樹高十余丈,皮似青桐,節(jié)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調(diào)直亭亭,千萬若一,森秀無柯。端頂有葉,葉似甘蕉,條派(脈)開破,仰望眇眇,如插叢蕉于竹杪;風(fēng)至獨動,似舉羽扇之掃天。葉下系數(shù)房,房綴數(shù)十實,實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衛(wèi)其實也。味苦澀。剖其皮,鬻其膚,熟如貫之,堅如干棗,以扶留藤、古賁灰并食,則滑美,下氣消谷。出林邑。

2.《雷公炮炙論》:凡使檳榔,取好存坐穩(wěn)、心堅、文如流水碎破、內(nèi)文如錦文者妙。半白半黑并心虛者,不入藥用。

3.陶弘景:檳榔有三、四種: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廣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澀;核亦有大者名豬檳榔;作藥皆用之。又小者,俗人呼為檳榔孫,亦可食。

4.《綱目》:大腹子出嶺表、滇南,即檳榔中一種腹大形扁而味澀者,不似檳榔尖長味良耳,所謂豬檳榔者是矣。蓋亦土產(chǎn)之異,今人不甚分別。按劉恂《嶺表錄》云,交、廣生者,非舶上檳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為檳榔,白嫩及老,采實啖之,以扶留藤、瓦屋子灰同食之,以祛瘴癘,收其皮入藥,皮外黑色,皮內(nèi)皆筋絲如椰子皮。又《云南記》云,大腹檳榔每枝有三、二百顆,青時剖之,以一片蔞葉及蛤粉卷和食之,即減澀味。觀此一說,則大腹子與檳榔可通用,但力比檳榔稍劣耳。

5.《本草新編》:檳榔,味辛、苦,氣溫,降,陰中陽也,無毒。入脾、胃、大腸、肺四經(jīng)。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殺三蟲,治后重如神,墜諸氣極下,專破滯氣下行。若服之過多,反瀉胸中至高之氣。善消瘴氣,兩粵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損真氣,勸人調(diào)胃,而戒食檳榔。此亦有見之言,然而非通論也。嶺南煙瘴之地,其蛇蟲毒瓦斯,借炎蒸勢氛,吞吐于山巔水溪,而山嵐水瘴之氣,合而侵人,有立時而飽悶暈眩者。非檳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檳榔感天地至正之氣,即生于兩粵之間,原所以救兩粵之人也?! ?/p>

參看

關(guān)于“檳榔”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