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茇丸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目錄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四:蓽茇丸

【處方】 蓽茇 附子(炮裂,去皮、臍)干姜(炮)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肉豆蔻各30克 龍骨 訶黎勒縮砂仁各15克

【制法】 上八味,搗羅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主腸胃久寒,大便鶩溏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時(shí)用米飲送下,每日二次。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四

《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九:蓽茇丸

【處方】 蓽茇 胡椒等分

【制法】 上二味,搗羅為末,化蠟為丸,如麻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主牙齒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1丸,納齲孔中。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九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一:蓽茇丸

【處方】 蓽茇(洗,炒)3兩,干姜(白者,炮)1兩半,胡椒(炒)半兩,甘草(炙)半兩,人參1兩,桂(去粗皮)1兩,木香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補(bǔ)順三焦,通肝氣。主肝勞倦,飲食不消,背痛頭旋,或時(shí)寒熱,肢節(jié)疼痛,手足無(wú)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鹽湯送下。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一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四:蓽茇丸

【處方】 蓽茇半兩,木香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胡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干姜(炮)半兩,訶黎勒皮(焙)半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半。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脾虛嘔逆,心腹常痛,面色青黃,腰胯冷疼。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粥飲送下,日3次。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四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四: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高良姜1兩,肉豆蔻(去殼)1兩,桂(去粗皮)1兩,縮沙蜜(去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術(shù)1兩,胡椒1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脾臟虛冷,大便滑泄,及白痢臍腹多疼。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粟米飲送下。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四

《圣惠》卷五:蓽茇丸

【處方】 蓽茇3分,木香半兩,桂心半兩,白茯苓3分,檳榔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胡椒3分,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當(dāng)歸3分(銼,微炒),干姜半兩(炮裂,銼),訶黎勒1兩(煨,用皮),人參1兩(去蘆頭)。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脾臟久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黃,四肢無(wú)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五

《圣惠》卷九十八:蓽茇丸

【別名】 沉香蓽拔

【處方】 蓽茇1兩,沉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肉豆蔻(去殼)1兩,茴香子1兩,木香1兩,石斛(去根,銼)1兩,訶黎勒皮1兩,山茱萸1兩,桂心1兩,干姜(炮裂,銼)1兩,補(bǔ)骨脂(微炒)1兩,巴戟1兩,蓽澄茄1兩,檳榔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逐積冷氣,暖脾腎臟。主下元虛憊。

【用法用量】 沉香蓽拔丸(《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四)。

【摘錄】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胡桃仁1兩,干姜1兩(炮裂,銼),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訶黎勒1兩(煨,用皮),桂心1兩半。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五勞七傷,腎虛脾弱,上焦熱,下元虛冷,腹內(nèi)雷鳴,胸膈氣滯,羸瘦無(wú)力。

【用法用量】 每日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漸加至30丸。

【摘錄】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五十九: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訶黎勒3分(煨,用皮),桂心半兩,胡椒1兩,厚樸2(一)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術(shù)3分,龍骨1兩,干姜3分(燒裂,銼),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白石脂1兩,縮砂3分(去皮),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久冷痢不止,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四十九: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干姜3分(炮裂,銼),胡椒3分,桂心3分,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1兩(煨,用皮),赤茯苓1兩,檳榔2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久痃癖氣,或時(shí)嘔噦,腹痛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二十八:蓽茇丸

【處方】 蓽茇3分,白術(shù)3分,肉豆蔻3分(去殼),丁香半兩,訶黎勒2兩(煨,用皮),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3分,胡椒半兩,干姜半兩(炮裂,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氣勞。大腸時(shí)泄,不欲飲食,四肢厥冷,面色青黃。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八:蓽茇丸

【處方】 蓽茇半兩,木香半兩,訶黎勒1兩半(煨,用皮),肉豆蔻1兩(去殼),檳榔1兩,白術(shù)半兩,阿魏半兩(面裹煨,以面熟為度),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干姜半兩(炮裂,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胡椒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冷勞氣,四肢羸瘦,面色萎黃,腹內(nèi)疼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八: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人參1兩(去蘆頭),桂心1兩,干姜1兩(炮裂,銼),訶黎勒1兩半(煨,用皮),白茯苓3分,胡椒3分,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虛勞,腸胃大冷,全不思食,或氣脹滿;脾胃冷,心腹(疒丂)痛,腸鳴泄瀉;臍下結(jié)痛,及痞氣塊;五勞七傷,腎虛脾弱,上焦煩熱,下元虛冷,腹內(nèi)雷鳴,胸膈氣滯,羸瘦無(wú)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蓽茇丸

【處方】 蓽茇半兩,木香半兩,干姜(炮)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大黃(銼,炒)半兩,檳榔(煨,銼)半兩,縮砂仁3分,訶黎勒(煨,去核)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參3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胃反,吐酸水,心胸壅悶。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

《圣惠》卷九十八: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訶黎勒皮1兩,桂心1兩,胡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沉香1兩,木香1兩,人參(去蘆頭)1兩,草豆蔻(去皮)1兩,檳榔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補(bǔ)暖虛冷氣,溫脾飲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五: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胡椒1兩,檳榔1兩,訶黎勒2兩(煨,用皮),白茯苓1兩,肉桂1兩(去皺皮),人參1兩(去蘆頭),干姜1兩(炮裂,銼),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脾胃氣虛弱,腑臟積冷,或時(shí)嘔吐,不能飲食,心腹脹滿,面色萎黃。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湯或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注意】 忌生冷。

【摘錄】 《圣惠》卷五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四:蓽茇丸

【處方】 蓽茇(炒)1兩,訶黎勒(煨,去核)3分,干姜(炮)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冷痰,飲食不下,膈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四

《圣濟(jì)總錄》卷—一九:蓽茇丸

【處方】 蓽茇、胡椒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化蠟為丸,如麻子大。

【功效與作用】 牙齒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1丸,內(nèi)蚛孔中。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一九

婦人良方》卷一:蓽茇丸

【別名】 陳氏二神丸、二神丸

【處方】 蓽茇(鹽炒,去鹽,為末)1兩,蒲黃1兩(炒)。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婦人無(wú)時(shí)月水來(lái),腹痛。及婦人血?dú)獠缓?,作痛不止?/p>

【用法用量】 陳氏二神丸(原書卷七)、二神丸(《普濟(jì)方》卷三三五)。

【摘錄】 《婦人良方》卷一

《百》卷六: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川姜(炮)1兩,丁香(不見火)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吳茱萸1兩,良姜1兩,胡椒1兩,山茱萸半兩,草豆蔻(去皮)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滑泄。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陳米飲送下,日3次。

【臨床應(yīng)用】 滑瀉:廬州周汝功,嘉禾人,乃尊守永嘉時(shí),每苦滑泄,服此藥,果有效。

【摘錄】 《百》卷六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七: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昆布(洗,炒干)1兩,吳茱萸(湯洗,焙,微炒)1兩,葶藶(隔紙炒紫色)1兩,杏仁(湯去皮尖雙仁,炒,研細(xì))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與杏仁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上氣倚息,不得臥。

【用法用量】 空腹粥飲送下5丸,稍加至10丸。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七

《百》卷二:蓽茇丸

【別名】 潑雪丹、縮水丹

【處方】 蓽茇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干姜(炮)半兩,胡椒3分,大附子(炮,去皮臍)3分,官桂(去皮)3分,蓽澄茄3分,訶子(面裹煨,去核)3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脾胃病。

【用法用量】 潑雪丹、縮水丹

【摘錄】 《百》卷二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1分,檳榔(銼)1兩1分,干姜(炮)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半,訶黎勒皮2兩,蕪荑仁2兩,白術(shù)3兩,黃連(去須)3兩,阿魏3兩(以水4合,煎5-6沸,同蜜和藥),枳殼(去瓤,麩炒)1兩3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脾胃虛冷泄瀉,變成氣痢。

【用法用量】 方中蓽茇用量原缺。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三: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半,麻黃(去根節(jié)煎,去沫,焙)1兩半,獨(dú)活(去蘆頭)1兩半,升麻1兩半,吳茱萸(湯浸3度,焙炒)1兩半,木香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射干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干姜(炮)1兩,昆布(洗去咸味,暴干)2兩,羚羊角(鎊)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1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腳氣毒悶,嘔逆吐沫,心煩氣急,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米飲送下。以利為度。若利多者,減至7丸。

若食不消化,不能食者,加白術(shù)1兩1分,陳曲2兩半(炒令微黃);若大便澀者,加大黃1兩。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三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七:蓽茇丸

【處方】 蓽茇1兩,干姜(炮裂)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胡椒(炒)1兩,桂(去粗皮)1兩,檳榔2兩(煨,銼),人參1兩1分,訶黎勒(煨,杏核)1兩半。

【制法】 上為末,煉密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冷勞嘔噦,不能下食,心腹脹滿,面色萎黃。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腹清粥飲送下。甚者加至20丸。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七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yè)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fēng)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dǎo)劑、驅(qū)蟲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fēng)劑、開竅劑補(bǔ)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diǎn)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guān)頁(yè)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guān)電子書

關(guān)于“蓽茇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wú)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gè)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dòng)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