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丸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目錄

《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鹿角丸

【處方】 鹿角60克 川牛膝(去蘆,酒浸,焙)45克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補肝腎,強筋骨。治肝腎不足,面腫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發(fā)落齒槁,甚則喜唾。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時用鹽湯送下。

【摘錄】 《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

三因》卷十三:鹿角丸

【處方】 鹿角屑1兩(酥炙),附子(炮)2兩,桂心3分。

【制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腎虛傷冷,冷氣入腎,其痛如掣。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鹽酒送下。

【摘錄】 《三因》卷十三

《千金》卷十九:鹿角丸

【處方】 鹿角5分,石斛5分,薯蕷5分,人參5分,防風(fēng)5分,白馬莖5分,干地黃5分,菟絲子5分,蛇床子5分,杜仲4分,澤瀉4分,山茱萸4分,赤石脂4分,干姜4分,牛膝6分,五味子6分,巴戟天6分,蓯蓉7分,遠志3分,石龍芮3分,天雄2分(一方無干姜、五味子)。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補諸虛,益精血,壯陽充饑。主

【用法用量】 每服如梧桐子30丸,酒調(diào)服,1日2次。

【注意】 忌米醋。

【摘錄】 《千金》卷十九

普濟方》卷二二一引《博濟》:鹿角丸

【處方】 鹿角1斤(或麋角,須是殺者,不用死者角。每對須要重10斤以上,去腦角,寸寸截,每5斤以東流水浸49日或21日,刷,去水積令凈,入大鍋內(nèi),研大丹大5升,取汁,黃蠟半斤,青鹽4兩,并碎銼,以甜水滿鍋,勻沸,煮兩伏時,如混耗,續(xù)添溫湯,不得入冷水,卻須常另煎一鍋湯添;只候角軟如薯蕷取出,卻刷洗令凈,卻著絹袋子盛,扭干,桿為末。取煮角汁漉去滓,慢火熬成膏,充和藥末),附子2兩(炮,去皮臍),川巴戟1兩(去心,用糯米炒),牛膝2兩(酒浸,切,焙),海桐皮2兩(炒),破故紙1兩(凈,淘去浮者,炒),白僵蠶1兩(炒),官桂1兩(去皮),天麻1兩。

【制法】 上為末,入1斤角霜同拌,更入青鹽2兩,研令勻,用白蜜1斤半,角膏1斤,同爛勻,令蜜熟和為丸,再入日杵二千下,仍以半兩真酥涂,待自候熟,眾手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壯腰膝,明耳目,駐顏容,不老。主風(fēng)冷。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溫酒送下,日午再服。

【摘錄】 《普濟方》卷二二一引《博濟》

《圣惠》卷三十:鹿角丸

【處方】 鹿角半斤(鎊細,以少牛乳拌和得所,于小瓶子內(nèi)以大麥壓蒸一復(fù)時),黃耆半兩(銼),補骨脂2兩(微炒),韭子3兩(微炒),蛇床子1兩,人參2兩(去蘆頭),石龍芮1兩,覆盆子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遠志1兩(去心),續(xù)斷1兩,石斛1兩(去根,銼),當(dāng)歸3兩,龍骨2兩,柏子仁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虛勞,腎氣久弱,陰下濕癢,小便遺失,因夢鬼交,精泄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圣惠》卷三十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鹿角丸

【處方】 鹿角2兩,川牛膝(去蘆,酒浸,焙)1兩半。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骨虛極,面腫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氣衰,發(fā)落齒槁,腰脊痛,甚則喜唾。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

《圣惠》卷四十四:鹿角丸

【處方】 鹿角屑10斤(熬令微黃),菟絲子1斤(酒浸1宿,別搗為末),遠志1兩(去心),肉蓯蓉5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天雄2兩(炮裂,去皮臍),熟干地黃6兩,五味子5兩,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五種腰痛,腎臟虛冷,顏容萎黃,形體消瘦,腰痛不可忍,虛憊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以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錄】 《圣惠》卷四十四

《圣惠》卷九十三:鹿角丸

【處方】 鹿角屑1分,蕪荑仁1分,附子1分(炮裂,去皮臍),赤石脂半兩,黃連半兩(去須,微炒),當(dāng)歸1分(銼,微炒)。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赤白痢腹痛,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圣濟總錄》卷一七八:鹿角丸

【處方】 鹿角(鎊)1分,蕪荑仁(炒)1分,附子(炮裂,去臍皮)1分,赤石脂半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溫米飲送下,空心、日晚各1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七八

《朱氏集驗方》卷十二:鹿角丸

【處方】 鹿角(銼)、黃耆(炙)各等分,羚羊角減半。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效與作用】 一切瘡膿泡熱瘡發(fā)背。

【用法用量】 地黃溫酒送下。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圣濟總錄》卷九十一:鹿角丸

【處方】 鹿角1斤(洗凈,酥炙令香),巴戟天(去心)2兩,熟干地黃(焙)4兩,黃耆(銼)1兩半,牛膝(酒浸,切,焙)1兩半,獨活(去蘆頭)半兩,萆薢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澤瀉(銼)半兩,續(xù)斷半兩,芎?半兩,檳榔(銼)半兩,防風(fēng)(去叉)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當(dāng)歸(切,焙)半兩,芍藥半兩,白蒺藜(炒去角)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人參半兩,鹿角膠(炙令燥)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半兩。

【制法】 上除杏仁別研外,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潤肌肉,填骨髓,去風(fēng)氣。主虛勞里急,腰腳頑痹,筋骨疼痛,或攻刺脅肋。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十一

《雞峰》卷十:鹿角丸

【處方】 鹿角(劈開,炙黃焦)。

【制法】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小便數(shù),日夜一斗。

【用法用量】 本方改為散劑,名“鹿角散”(見《普濟方》引《十便良方》)。

【摘錄】 《雞峰》卷十

《葉氏女科》卷一:鹿角丸

【處方】 鹿角霜2兩,當(dāng)歸身2兩,茯神2兩,龍骨(煅)2兩,阿膠牡蠣粉炒成珠)2兩,柏子仁(炒)2兩,香附(酒炒)2兩,山藥2兩,川芎1錢,川續(xù)斷1錢,炙甘草5分。

【制法】 上為末,取白茅根搗汁糊為丸。

【功效與作用】 久崩成漏,遠年不休,中氣下陷,下元不固,虛之甚者。

【用法用量】 本方名鹿角丸,但鹿角原缺;據(jù)《竹林女科》補。

【摘錄】 《葉氏女科》卷一

《圣濟總錄》卷一四二:鹿角丸

【處方】 鹿角1兩(燒紅候冷,研),蕓苔子(炒,研)半兩。

【制法】 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痔疾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飯飲送下,溫酒亦得,食前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四二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fēng)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dǎo)劑、驅(qū)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fēng)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guān)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guān)電子書

關(guān)于“鹿角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