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大麥 | 中藥圖典 |
大麥 Dà Mài |
|
---|---|
別名 | 麰、倮麥、麰麥、牟麥、飯麥、赤膊麥、稞麥 |
功效作用 | 健脾和胃;寬腸;利水。主腹脹;食滯泄瀉;小便不利 |
英文名 | Barley |
始載于 | 《本草經(jīng)集注》 |
毒性 | 無毒 |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腎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大麥,具堅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蛋白質(zhì)、鈣、磷含量中等,含少量B族維生素。因為大麥含谷蛋白(一種有彈性的蛋白質(zhì))量少,所以不能做多孔面包,可做不發(fā)酵食物,在北非及亞洲部分地區(qū)尤喜用大麥粉做麥片粥,大麥?zhǔn)沁@些地區(qū)的主要食物之一。珍珠麥(圓形大麥米)是經(jīng)研磨除去外殼和麩皮層的大麥粒,加入湯內(nèi)煮食,見於世界各地。大麥麥稈柔軟,多用作牲畜鋪草,也大量用作粗飼料。
目錄 |
分類
早熟禾科(Poaceae, 即禾本科〔Gramineae〕)大麥屬(Hordeum)谷類植物。栽培大麥有3個種:大麥(H. vulgare)六列型,其花穗有兩個相對的凹槽,每個凹槽著生3個小穗,每個小穗著生1朵小花,結(jié)籽1粒。二行大麥(H. distichum)為兩列型,小穗中有一中心小花,可結(jié)籽,側(cè)生小花通常不育。不規(guī)則型大麥(H. irregulare)或稱阿比西尼亞中間型,很少栽培,中心花能育,側(cè)生小花能育或不育。
大麥?zhǔn)?b>有稃大麥和裸大麥的總稱。一般有稃大麥稱皮大麥,其特征是稃殼和籽粒粘連;裸大麥的稃殼和籽粒分離,稱裸麥,青藏高原稱青稞,長江流域稱元麥,華北稱米麥等。
大麥在植物學(xué)分類上屬禾本科-大麥屬。有經(jīng)濟價值的是普通大麥種中的兩個亞種,即二棱大麥亞種和多棱大麥亞種。通常我們將多棱大麥叫六棱大麥。
二棱大麥,穗軸每節(jié)片上的三聯(lián)小穗,僅中間小穗結(jié)實,側(cè)小穗發(fā)育不全或退化,不能結(jié)實。二棱大
麥穗粒數(shù)少,籽粒大而均勻。我國長江流域一般喜歡種植二棱大麥。
六棱大麥,穗軸每節(jié)片上的三聯(lián)小穗全部結(jié)實。一般中間小穗發(fā)育早于側(cè)小穗,因此,中間小穗的籽粒較側(cè)小穗的籽粒稍大。由于穗軸上的三聯(lián)小穗著生的密度不同,分稀(4厘米內(nèi)著生7~14個)、密(4厘米內(nèi)著生15~19個)、極密(4厘米內(nèi)超過19個)三種類型。其中三聯(lián)小穗著生稀的類型,穗的橫截面有4個角,人們稱4棱大麥,實際是稀六棱大麥。
大麥按用途分,可分為啤酒大麥、飼用大麥、食用大麥(含食品加工)三種類型?! ?/p>
栽培歷史
大麥栽培可能在史前始於埃塞俄比亞高地和東南亞,據(jù)信在埃及可追溯到西元前5000年,在美索不達米亞、西北歐和中國分別始於西元前3500年、前3000年、前2000年。大麥為16世紀(jì)猶太人、希臘人、羅馬人和大部分歐洲人的主要糧食作物?! ?/p>
氣候條件
氣候適應(yīng)性強於其他谷類作物。有適於溫帶、亞北極地區(qū)、亞熱帶的品種。生長期至少90天,在谷類作物中是較短的。所以在喜馬拉雅山脈生長季節(jié)很短的坡地也可栽培,但產(chǎn)量較低。其抗乾熱的能力也較其他小粒作物強,在北非近沙漠地帶於秋天播種,在歐洲西部和北美的冷溫潮濕地帶於春天播種?! ?/p>
中國種植情況
(一)歷史和現(xiàn)狀
大麥在我國是個古老的作物.據(jù)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古羌族(居住在青海)就已在黃河上游開始栽培,距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大麥具有早熟、耐旱、耐鹽、耐低溫冷涼、耐瘠薄等特點,因此栽培非常廣泛。椐統(tǒng)計,我國大麥種植面積在20世紀(jì)30年代曾達到9570萬畝,總產(chǎn)85億公斤;50年代,面積縮小到5809萬畝,總產(chǎn)34.5億公斤;70年代,面積又擴增到9750萬畝,總產(chǎn)99億公斤,每畝產(chǎn)量101.5公斤。目前,已縮減到1500萬畝,每畝產(chǎn)量266公斤。
(二)生態(tài)區(qū)劃和優(yōu)質(zhì)啤酒大麥基地
我國大麥的分布在栽培作物中最廣泛,但主要產(chǎn)區(qū)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青藏高原。啤酒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對大麥原料的需求,西北和黑龍江等地啤酒大麥發(fā)展較快。根據(jù)生態(tài)因素中的光、溫條件以及地理位置、播種期等特點,將中國栽培大麥劃分為三大生態(tài)區(qū)。
1.北方春大麥區(qū)
包括東北平原,內(nèi)蒙古高原,寧夏、新疆全部,山西、河北、陜西北部,甘肅-景泰和河西走廊地區(qū),屬一年熟春大麥區(qū)。從80年代后期,啤酒大麥發(fā)展很快,最大面積曾達到1000萬畝,爾后逐年減少,至1995年余萬畝。該區(qū)在大麥生長季節(jié)日照長,晝夜溫差大,對籽粒碳水化合物積累有利,千粒重高。特別是西北,天氣晴朗,有黃河水,祁連山和天山雪水灌溉,啤酒大麥籽粒色澤光亮,皮薄色淺,發(fā)芽率高,是我國優(yōu)質(zhì)啤酒大麥生產(chǎn)潛力較大的基地。黑龍江省被稱為“北大荒”的松花江和三江平原,地域廣闊,土壤肥沃,7月下旬進入雨季,適合種植早熟品種,也是我國比較好的啤酒大麥基地之一。
2.青藏高原裸大麥區(qū)
包括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甘孜、阿壩兩個藏族自治州,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大麥種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屬高原氣候,陰濕冷涼,晝夜溫差大,一般無霜期短。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一年熟,以多棱裸大麥為主,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糧。
3.黃、淮以南秋播大麥區(qū)
包括山東,甘肅的隴東和隴南,晉、冀、陜南部及其以南各省,四川盆地,云貴高原6個生態(tài)亞區(qū),是我國大麥的主要產(chǎn)區(qū)。均秋季播種,根據(jù)越冬期的低溫程度不同,品種有冬性、半冬性和春性。黃、淮冬麥區(qū)冬季氣溫低,品種屬冬性。該區(qū)降雨量適中,大麥比小麥早熟10天左右,收獲前后天氣晴朗,歷史上就有種大麥的習(xí)慣,是我國啤酒大麥基地之一。長江流域、四川盆地以南地區(qū),大麥面積占全國的一半左右,是我國大麥的主要產(chǎn)區(qū)。該區(qū)氣候溫暖潮濕,降雨量大,大麥作為早稻的前作,主要用作飼料。江蘇的淮河以北和鹽城地區(qū),降雨量一般比長江以南少,大麥籽粒色澤比較好,千粒重較高,也是比較理想的啤酒大麥基地?! ?/p>
產(chǎn)量和用途
全世界大麥播種面積在1970年代末約9,600萬公頃(24,600萬)。年產(chǎn)量近18,000萬公噸,其中約1/2的產(chǎn)量用作飼料,其馀供人類食用,或用以制麥芽糖。啤酒主要用大麥芽制造,總產(chǎn)量的10%以上用於制造啤酒。大麥芽也用制蒸餾飲料(參閱麥芽〕。
1.釀造啤酒
我國目前啤酒產(chǎn)量居世界第2位,1998年產(chǎn)量達1998萬噸,需啤酒大麥330萬噸。隨著我國啤酒質(zhì)量和產(chǎn)量的提高,對啤酒大麥籽粒的外觀、色澤、品質(zhì)的要求越來越嚴(yán)格。自1989年以來,我國啤麥進口量占總用量的46%~71%,年用外匯3億多美元。提高國產(chǎn)啤麥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是麥芽廠家多年的愿望和要求?! ?/p>
2.飼用
大麥籽粒的粗蛋白和可消化纖維均高于玉米,是牛、豬等家畜、家禽的好飼料。歐洲、北美的發(fā)達國家和澳大利亞,都把大麥作為牲畜的主要飼料。我國南方用大麥喂豬,在育肥期增加飼料中的大麥的比例,可使豬肉脂肪硬度大,熔點高,瘦肉多,肉質(zhì)好。大麥還可以做青貯飼料,在灌漿期收割切段青儲,是奶牛的好飼料。
3.食用
大麥?zhǔn)遣刈迦嗣竦闹饕Z食,他們把裸大麥炒熟磨粉,做成糌粑食用。長江和黃河流域的人民習(xí)慣用裸大麥做粥或摻在大米里做飯。大麥仁還是“八寶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裸大麥中β-葡聚糖和可溶性纖維含量高于小麥,可做保健食品。此外,“大麥茶”是朝鮮族人民喜歡的飲料。飲料“旭日升暖茶”的原料中也有大麥?! ?/p>
大麥的營養(yǎng)成分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稱 | 含量 | 成分名稱 | 含量 | 成分名稱 | 含量 |
可食部 | 100 | 水分(克) | 13.1 | 能量(千卡) | 307 |
能量(千焦) | 1284 | 蛋白質(zhì)(克) | 10.2 | 脂肪(克) | 1.4 |
碳水化合物(克) | 73.3 | 膳食纖維(克) | 9.9 | 膽固醇(毫克) | 0 |
灰份(克) | 2 | 維生素A(毫克) | 0 | 胡蘿卜素(毫克) | 0 |
視黃醇(毫克) | 0 | 硫胺素(微克) | 0.43 | 核黃素(毫克) | 0.14 |
尼克酸(毫克) | 3.9 | 維生素C(毫克) | 0 | 維生素E(T)(毫克) | 1.23 |
a-E | 1.23 | (β-γ)-E | 0 | δ-E | 0 |
鈣(毫克) | 66 | 磷(毫克) | 381 | 鉀(毫克) | 49 |
鈉(毫克) | 0 | 鎂(毫克) | 158 | 鐵(毫克) | 6.4 |
鋅(毫克) | 4.36 | 硒(微克) | 9.8 | 銅(毫克) | 0.63 |
錳(毫克) | 1.23 | 碘(毫克) | 0 |
適食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胃氣虛弱、消化不良者食用;凡肝病、食欲不振、傷食后胃滿腹脹者、婦女回乳時乳房脹痛者宜食大麥芽。
1、 婦女在想斷奶時,可用大麥苗(又叫大麥芽)煮湯服之,此湯亦催生落胎;
2、 大麥芽不可久食,尤其是懷孕期間和哺乳期間的婦女忌食,否則會減少乳汁分泌;
3、 蒙大拿州立大學(xué)的實驗證明,大麥?zhǔn)强扇苄岳w維極佳的來源,它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還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4、 用大麥芽回乳,必須注意:用量過小或萌芽過短者,均可影響療效。未長出芽之大麥,服后不但無回乳的功效,反而可增加乳汁。
食療作用
大麥芽性涼、味甘、咸,歸脾、胃經(jīng);
對滋補虛勞、強脈益膚、充實五臟、消化谷食、止瀉、寬腸利水、小便淋痛、消化不良、飽悶腹脹有明顯療效。
宜:胃氣虛弱、消化不良者宜食;肝病、食欲不振、傷食后胃滿腹脹者及婦女回乳時乳房脹痛者宜食大麥芽。
忌:因大麥芽可回乳或減少乳汁分泌,故婦女在懷孕期間和哺乳期內(nèi)忌食?! ?/p>
藥用價值
大麥(《本草經(jīng)集注》)
【別名】麰(《廣雅》),倮麥,麰麥(陶弘景),牟麥(《綱目》),飯麥、赤膊麥(《醫(yī)林纂要》)。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大麥
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稈直立,光滑無毛。葉鞘無毛,有時基生葉的葉鞘疏生柔毛,葉鞘先瑞兩側(cè)具彎曲溝狀的葉耳;葉舌小,長儀l~2毫米,膜質(zhì);葉片扁平,長披針形,長8~18厘米,寬6~1B毫米,上面粗糙,下面較平滑。穗狀花序,長4~10厘米,分為若干節(jié),每節(jié)著生3枚完全發(fā)育的小穗,小穗長約2厘米,通常無柄,每小穗有花1朵,內(nèi)外穎均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微被短柔毛,先瑞延長成短芒,長僅8~14毫米;外稃長圓狀披針形,光滑,具5條縱脈,中脈延長成長芒,極粗糙,長8~13厘米,外稃與內(nèi)稃等長;雄蕊3枚;子房1枚,花柱分為2枚。穎果與內(nèi)外稃愈合,罕有分離者,穎果背有溝?;ㄆ?~4月。果期4~5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枯黃莖稈(大麥秸)、發(fā)芽的穎果(麥芽)、幼苗(大麥苗)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味】甘咸,涼。
①《別錄》:"味咸,微寒,無毒。"
②《本草衍義》:"性平,涼。"
【歸經(jīng)】《要藥分劑》:"入脾、胃二經(jīng)。"
【功用主治】和胃,寬腸,利水。治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湯火傷。
①《別錄》:"主消渴,除熱,益氣,調(diào)中。"
②《唐本草》:"大麥面平胃,止渴,消食,療脹。"
③《崔禹錫食經(jīng)》:"主水痮。"
④《本草拾遺》:"調(diào)中止泄。"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研末。外用:炒研調(diào)敷或煎水洗。
【宜忌】《本草經(jīng)集注》:"蜜為之使。"
【選方】①治卒小便淋澀痛:大麥三兩,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入生姜汁半合,蜜半合,相和。食前分為三服服之。(《圣惠方》)
②治麥芒入目:煮大麥汁洗之。(孫思邈)
③治蠼螋尿瘡:大麥研末調(diào)敷,日三上。(《傷寒類要》)
④治湯火灼傷:大麥炒黑,研末,油調(diào)搽之。(《綱目》)大麥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膩,容易下咽,以助胃氣。"
食療價值
禾本科草本植物大麥的種子。大麥又稱牟麥。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夏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干去皮殼備用。
[性能]味甘,性涼。能健脾消食,除熱止渴,利小便。
[參考]含淀粉、蛋白質(zhì)、鈣、磷、尿囊素等成份。尿囊素可促進潰瘍的愈合。
[用途]用于脾胃虛弱,食積飽滿、漲悶;煩熱口渴;小便不利。亦可用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
[用法]煎湯,煮粥,或研末服。
[附方]
1,大麥散:大麥30g。微炒研末。每次g,溫開水送下。
源于《肘后方》。本品有消食下氣的作用。用于飲食過度,煩悶脹滿,但欲臥者。
2,大麥姜汁湯:大麥100g,煎湯取汁,加入生姜汁、蜂蜜各一匙,攪勻。飯前分3次服。
源于《圣惠方》。本方以大麥利小便;用生姜汁、蜂蜜有解毒之意。用于卒然小便淋澀疼痛,小便黃。
3,大麥粥:大麥30~60g。加水煮成稀粥,分~3次食。
源于《金匱要略》。本品在《金匱要略》中配合藥方,起輔助治療作用。正如《長沙藥解》所述:“大麥粥,《金匱》硝礬散用之治女黑疸,以其利水而泄?jié)褚玻?a href="/w/%E7%99%BD%E6%9C%AF%E6%95%A3" title="白術(shù)散">白術(shù)散用之治妊娠作渴,以其潤肺而生津也?!薄按篼溨嗬?jié)瘢?a href="/w/%E7%94%9F%E6%B4%A5" title="生津">生津滑燥,化谷消脹,下氣寬胸,消中有補者?!?/p>
參考
|
關(guān)于“大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