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微血管栓塞引起臟器功能障礙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yī)學電子書 >> 《病理生理學》 >>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時的機能代謝變化與臨床表現 >> 微血管栓塞引起臟器功能障礙
病理生理學

病理生理學目錄

DIC病人尸檢或活檢時,常發(fā)現微血管(特別是毛細血管與微靜脈)內有微血栓存在。它可由血小板組成,但典型的是纖維蛋白性微血栓。它們可以在局部形成,也可來自別處,從而阻塞微血管。在某些情況下,患者雖然有典型的DIC臨床表現,但病理檢查卻未能發(fā)現阻塞性微血栓,這可能是由于體內凝血系統(tǒng)發(fā)動后纖溶系統(tǒng)同時被激活,使微血栓在生前或死后被溶解所致,也可能是纖維蛋白微血栓尚未完全形成,只有在電鏡下才能見到。曾有人在研究猴的內毒素休克與DIC關系時,獲得這方面的證據。

微血管中形成的微血栓,可阻塞相應部位的微循環(huán)血流,嚴重時可造成實質臟器的局灶性壞死(圖9-4)。嚴重或持續(xù)過久的壞死性病變可成為受累臟器功能衰竭的原因(圖9-4)如果微血栓在腎臟形成,則病變可累及入球小動脈腎小球毛細血管,嚴重時可出現雙側腎皮質壞死急性腎功能衰竭,臨床上表現為少尿、蛋白尿、血尿等。在肺部,可引起呼吸困難、肺出血,從而導致呼吸衰竭消化系統(tǒng)的病變可導致惡心、嘔吐腹瀉、消化道出血。肝臟受累時可出現黃疸肝功能衰竭內分泌腺的病變常見者為腎上腺皮質出血性壞死造成的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稱華-佛氏綜合征(Waterhorst-Friderichsen syndrome)。垂體壞死可導致席漢氏綜合征(Sheehan's syndrome)。神經系統(tǒng)的病變可導致神志模糊,嗜睡、昏迷驚厥等非特異癥狀,這些癥狀的出現并非是由一個孤立的局部病灶引起,而可能是由蛛網膜下腔出血以及微血管阻塞、腦皮質腦干的多處出血所致。

DIC的主要臨床表現及其機制


圖9-4 DIC的主要臨床表現及其機制

DIC時由于凝血及纖溶的輕重程度不一,在不同的病人及病程的不同階段可有不同的表現,此外,DIC范圍大小不一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同,輕者僅影響個別臟器的部分功能,重者可引起一個或多個臟器的功能衰竭即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32 出血 | 循環(huán)功能——休克 32
關于“病理生理學/微血管栓塞引起臟器功能障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