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母根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黃花母根
Huánɡ Huā Mǔ Gēn
別名 膠粘根、土黃芪
功效作用 清熱利濕;生肌排膿。主濕熱痢疾;泄瀉;黃疸;瘡癰難潰或潰或潰后不易收口
英文名 Root of Broomjute Sida
始載于 廣西中藥志
毒性 無毒
歸經(jīng) 肺經(jīng)、肝經(jīng)、大腸經(jīng)
藥性
藥味

黃花母根的功效介紹】:

黃花母根 (《廣西中藥志》)

異名】膠粘根(《廣西中藥志》),土黃芪(《福建中草藥》)。

【拉 丁 名】Sida rhombifolia L.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白背黃花稔的根。

植物形態(tài)詳黃花母條。

【采集】全年可采。

【藥理作用】含大量粘膠,國外曾用作治療肺結(jié)核,但有人認(rèn)為它對結(jié)核病并無特異療效。

性味】①《廣西中藥志》:味微酸澀,性涼,無毒。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涼。

【功用主治-黃花母根的功效】清熱利濕,益氣排膿。

感冒哮喘,瀉痢,黃疸,瘡癰氣虛難潰,或潰后膿毒不清,新肌不生。

①《廣西中藥志》:去濕熱。

濕熱痢疾。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排膿生肌。

治感冒發(fā)熱,菌痢,腸炎,黃疸,瘧疾,化膿炎癥,癰瘡潰瘍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大劑1~3兩。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哮喘:黃花母根二兩,白糖一兩。

煎湯服。

(《廣西中藥志》) ②治癰腫成膿,但氣虛不易潰破者:鮮黃花稔根一至三兩,或加豬排骨。

水煎服。

(《福建中草藥》) ③治崩山疔(氣性壞疽):鮮黃花稔根三兩,水煎服;或加雞肉適量,酒燉服。

(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④治腰腿痛:黃花稔干根一兩,墨魚干二條,酒水各半燉服。

(福州軍區(qū)《中草藥手冊》) ⑤治陰疽結(jié)毒:黃花稔根、莖二兩,紅糖一兩。

開水燉服。

關(guān)于“黃花母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