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常見病/新生兒黃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yī)學電子書 >>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 >> 新生兒疾病 >> 新生兒黃疸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目錄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出生后,全身皮膚、兩眼鞏膜、小便出現(xiàn)黃色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與胎稟有關,故稱“胎黃”。有生理性、病理性之別。嬰兒生后2~3天出現(xiàn)黃疸,足月兒于10~14天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第3周才消退。黃疸出現(xiàn)后一般情況良好,為生理性黃疸。若于生后24小時內就出現(xiàn)黃疸,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繼續(xù)加深,或退而復現(xiàn),此為病理性黃疸,應及時治療。

濕熱發(fā)黃 癥見面目皮膚發(fā)黃,顏色鮮明,精神疲倦,不欲吮乳,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而短。重者見煩躁不安嘔吐腹脹,甚或壯熱,神昏抽搐,危及生命。治以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一)

處方:生地、天花粉、茵陳各3克。

用法:同煎服之。

(二)

處方:茵陳3克,梔子1克,人奶100毫升。

用法:前二味水煎3次,取50毫升,兌入乳汁中和勻。每次~50毫升,每日3次。

(三)

處方:玉米須10克,冰糖3克。

用法:將玉米須洗凈,加水煎取濃汁約20毫升,沖入冰糖調化。分~2次灌服。每日劑,連服3~5天。

說明:如無玉米須,可取剝去玉米的蕊軸20~30克替代,效果亦佳。

(四)

處方:羊膽2~3個。

用法:取鮮羊膽洗凈,刺穿留取膽汁,置冰箱內保存待用,或用冰糖少許調味。每次~3毫升,每日~3次,連服2~3天。

(五)

處方:赤小豆7粒,甜瓜蒂7粒,絲瓜蒂7粒,鮮茵陳絞汁適量,白礬少許。

用法:除茵陳汁外,其余四藥共研為末,過篩后,與茵陳汁調拌成糊填滿臍孔,外加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3次,勤貼頻換,直至黃疸褪盡。

(六)

處方:雪梨1個,酸醋若干。

用法:將雪梨洗凈,連皮切成片狀,置酸醋中泡浸8小時后取出晾干,然后搗爛榨取汁液。每次取3~5毫升灌服。每日~5次,療程不限,以愈為度。

寒濕發(fā)黃 面目皮膚發(fā)黃,顏色晦暗,精神萎靡,四肢不溫,食少易吐,大便稀薄色灰白,小便短少。治宜溫中化濕。

(一)

處方:茵陳3克,白術3克,干姜2克,乳汁100毫升。

用法:前三味水煎取汁50毫升,兌入乳汁中和勻,每服20~30毫升,每日~4次。

(二)

處方:茵陳10克,大棗3枚,黨參10克。

用法:水煎,加糖適量,頻服。

本方適用于寒濕胎黃。

(三)

主治:胎黃。

處方:茵陳3克,干姜1克,茯苓2克。

用法:水煎取汁,兌入乳汁和勻,分2次服。

(四)

處方:砂仁3克,陳皮3克,乳汁100毫升。

用法:水煎取汁,兌入乳汁和勻,分~4次服。

參看

32 新生兒丹毒 | 臍部疾患(臍濕、臍瘡、臍血、臍腫、臍突) 32
關于“小兒常見病/新生兒黃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