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石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信石 | 中藥圖典 |
信石 Xìn Shí |
|
---|---|
別名 | 人言、砒石 |
功效作用 | 蝕瘡去腐,平喘化痰,截瘧。用于寒喘,瘧疾;外用治淋巴結(jié)結(jié)核,骨、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結(jié)核性瘺管,牙疳,痔瘡。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大毒 |
歸經(jīng) | |
藥性 | 熱 |
藥味 | 辛 |
目錄 |
簡介
信石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原名"砒石",始載于宋"開寶本草"。市售信石分紅信石及白信石二種,但白信石極少見,故主要為紅信石,其加工制品為砒霜。本品的原礦物主要為砷華,但也有用毒砂或雄黃加工制造而成的。
采收
少數(shù)選取天然的砷華礦石,多數(shù)為加工燒煉而成。1.老法,將毒砂砸成小塊,除去雜石,置容器內(nèi),與煤、木炭或木柴燒煉,然后升華,即得信石。此法設(shè)備簡單,但對操作工人健康有害。2.新法:選取純凈雄黃,砸成小塊,入容器內(nèi)使雄黃燃燒,分解成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過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得信石,S02另從煙道排出。
藥材
1.紅信石(、紅砒) 呈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粉紅色,具黃色與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樣,絲絹樣光澤,質(zhì)脆,易砸碎,無臭,本品極毒,不能口嘗。燒之有蒜臭味。以塊狀,淡紅色,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藥用以本品為主。
白信石(白信、白砒) 無色或白色,其余特征同上。本品有大毒,不可口嘗?! ?/p>
炮制
去雜質(zhì),砸碎、裝入砂罐內(nèi),用泥封口。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研為細(xì)末,封裝備用?! ?/p>
成分
白砒含氧化砷(As2O3),紅砒尚含少量硫化砷?! ?/p>
性味
辛酸大熱,有大毒。入肺經(jīng)?! ?/p>
功用
蝕瘡去腐,去痰定喘。用于痔瘡瘺管、走馬牙疳等癥,取其強(qiáng)烈的腐蝕和攻毒拔毒之功;寒痰喘逆之證,
用法用量
一般作外用研末撒敷.或入膏藥中貼。內(nèi)服入丸散劉,每日.003-0.009克,不能過重.不可久服。(必須主治醫(yī)師處方簽名蓋章,才能限量配給)?! ?/p>
保貯
置密閉容器內(nèi),單獨存放,專人專箱加鎖,按毒藥管理規(guī)定,嚴(yán)格保貯?! ?/p>
化學(xué)成份
砷華為天然的三氧化二砷 As2O3,溶于水、堿、碳酸堿、酸、乙醇;常含有S、Fe等雜質(zhì),故呈紅色。毒砂為FeAsS,含F(xiàn)e34.3%,As46%,S19.7%,常含Co、間或含Ni、Sb,極少數(shù)礦床中之毒砂含有金。據(jù)北京醫(yī)學(xué)院藥學(xué)系1958年分析北京市售品紅信石含多量As+++、S=,少量Fe+++。
藥材鑒別
1.紅信石: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白色,有黃色與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樣或絹絲樣光澤或無光澤。質(zhì)脆,易砸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宜口嗜。
以塊狀、具晶瑩直紋、色紅潤、無渣滓者為佳。
2.白信石: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樣或絹絲樣光澤或無光澤。質(zhì)脆,易砸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宜口嗜。
以塊狀、具晶瑩直紋、色白、無底、無渣滓者為佳?! ?/p>
禁忌
劇毒之品,用之宜慎。體虛者及孕婦忌用?! ?/p>
附注
砒霜Arsenicum 系由信石升華精制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為白色粉末,微溶于熱水,其毒性較信石劇。效用與信石相同。
|
關(guān)于“信石”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