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玉米須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醫(yī)學電子書 >> 《中藥學》 >> 利水滲濕藥 >> 玉米須
中藥學

中藥學目錄

【藥用】禾本科草本植物玉蜀黍ZeamaysL.的花柱和花頭。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淡,平。歸膀胱、肝、膽經(jīng)。

【功效】利水消腫。

【臨床應用】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膽等癥。

本品甘淡而平,功能利水滲濕消腫,用于水腫、小便不利,可配合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本品又能使肝膽濕熱從小便出,以利疸退黃,用治濕熱黃膽?zhàn)?,可?a href="/w/%E8%8C%B5%E9%99%88" title="茵陳">茵陳、平地木等同用。

此外,本品近年來在臨床應用上有所發(fā)展,常用于糖尿病、高血壓、肝炎、膽道結(jié)石、鼻炎哮喘病癥。

【處方用名】玉米須(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

方劑舉例】膽道一號方(上海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方):金錢草、茵陳、姜黃、雞內(nèi)金、玉米須、枳實、廣玉金。治膽道結(jié)石、膽道術(shù)后綜合癥。

參看

32 赤小豆 | 葫蘆殼 32
關(guān)于“中藥學/玉米須”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