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果冬青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紅果冬青 | 中藥圖典 |
紅果冬青 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 |
|
---|---|
別名 | 野白蠟葉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治燙傷、火傷,小兒頭瘡。 |
英文名 | red fruit Holly |
始載于 | 《貴州草藥》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目錄 |
紅果冬青
功效介紹
【紅果冬青的功效介紹】: 紅果冬青 (《貴州草藥》)
【來(lái)源】為冬青科植物紅果冬青的葉。
【植物形態(tài)】紅果冬青常綠喬木或灌木,高可達(dá)7米。小枝無(wú)毛。葉互生,革質(zhì),葉片披針形。長(zhǎng)約5~13厘米,寬約1.5~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小鋸齒,上面有光澤;葉柄短?;?數(shù),單性,雌雄異株。漿果狀核果,呈球形,簇生,紅色。生于村莊附近。分布貴州等地。本植物的根(紅果冬青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p>
功能
【采集】夏、秩采收。
【性味】性涼,味甘。
【功用主治-紅果冬青的功效】清熱解毒。 治燙傷、火傷,小兒頭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油調(diào)搽。
【選方】①治燙傷、火傷:野白蠟葉,研末,調(diào)菜油搽傷處。 ②治小兒頭瘡:野白蠟葉,研末,調(diào)菜油、搽患處?! ?/p>
紅果冬青
藥材基源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
【英文名】red fruit Holly
【別名】野白蠟葉、紅珊瑚冬青、珊瑚冬青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冬青科植物珊瑚冬青的葉或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Ilex corallina Franch.
原形態(tài)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葉鮮用或曬干。根洗凈泥土,曬干。
【原形態(tài)】珊瑚冬青 常綠喬木,高達(dá)10m。小枝無(wú)毛,有縐溝紋。葉互生;葉輛長(zhǎng)4-9mm;葉片革質(zhì),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5-13cm,寬1.5-5cm,邊緣鈍鋸齒,齒端刺狀,上面有光澤?;?數(shù);近無(wú)柄;雌雄異株;花序簇生2年生小枝的葉腋內(nèi);雄花序的分枝具1-3朵花;雌花序的分枝具單花;雄花萼直徑約2mm,花冠直徑6-7mm。果近球形,直徑約4mm,紫紅色,分核4顆。
環(huán)境
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和西南。
【性狀】
性狀鑒別 葉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5-13cm,寬1.5-5cm,邊緣具鈍鋸齒,齒端刺狀:黃綠色,上表面有光澤;革質(zhì);氣微,味苦?! ?/p>
顯微鑒別
葉(中脈)橫切面:上、下表皮細(xì)胞類方形,外壁較厚,外被角質(zhì)層,下表皮可見氣孔。柵欄細(xì)胞2-3列,海綿組織較疏松,均可見纖維,平直或扭曲,有的分枝狀。主脈向下凸出,其下表皮內(nèi)側(cè)具3-4列厚角細(xì)胞,主脈維管束外韌型,下方有纖維群。薄壁細(xì)胞中含草酸鈣簇晶。
【性味】涼;甘
【歸經(jīng)】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鎮(zhèn)痛;清熱解毒。主勞傷疼痛;燙傷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葉搗敷;或研末調(diào)搽。
【摘錄】《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紅果冬青”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wú)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