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囊腫
A+醫(yī)學百科 >> 粘液囊腫 |
粘液囊腫通常是由于粘液腺管阻塞、粘液潴留所致,可發(fā)生于唇、頰、舌粘膜,而以下唇較多見。其表現(xiàn)為粘液腫腫位于粘膜下,約黃豆大小,呈半透明的無痛小皰。
目錄 |
粘液囊腫的原因
雖無明顯原因可尋,常因輕度外傷致粘液腺導管破裂,并使唾液粘蛋白溢入粘膜下組織或固有層而引起本病。也可見于腺性唇炎,系由于唇粘膜腺體和導管增生所致。
粘液囊腫的診斷
表現(xiàn)為粘液腫腫位于粘膜下,約黃豆大小,呈半透明的無痛小皰。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腫脹消退,但不久又可復發(fā)。多次復發(fā)后,囊腫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
粘液囊腫的鑒別診斷
1、口腔黏膜纖維化:口腔粘膜纖維化是一種膠原失調(diào)性疾病,侵襲粘膜下層,常可嚴重地限制張口運動。
2、口腔黏膜潰瘍: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fā)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 口腔潰瘍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fā)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
3、口腔黏膜脫落:口腔粘膜脫落是對發(fā)生或反映在口腔黏膜組織上的所有疾病的總稱。常見的口腔黏膜脫離疾病有急性過敏性唇炎,藥物性口,放射性口炎和多形性紅斑??谇火つっ撀涞墓餐?a href="/w/%E7%97%87%E7%8A%B6" title="癥狀">癥狀是口腔廣泛性糜爛,包括頰、舌、腭、牙齦、口底、舌腹、咽喉、小舌頭、上下唇。
表現(xiàn)為粘液腫腫位于粘膜下,約黃豆大小,呈半透明的無痛小皰。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腫脹消退,但不久又可復發(fā)。多次復發(fā)后,囊腫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
粘液囊腫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口腔粘膜囊腫治療步驟 (1)半坐或仰臥位,口腔粘膜常規(guī)消毒,暴露術(shù)野,術(shù)者手持裝有9號針頭的空注射器,從囊腫周邊粘膜刺入,經(jīng)囊腫基底深入囊腔,此時從表面可看到針尖在囊腫內(nèi)活動,吸出囊液;(2)自針芯取下注射器,留置針頭。換上另1具抽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根據(jù)囊腫的大小推注生理鹽水于囊腔中,后全部抽吸出;(3)自針芯取下鹽水注射器,留置針頭,換上抽有0.5%碘伏的注射器,根據(jù)囊腔大小緩慢推注碘伏,將囊腔注滿(恢復原有大小),拔去針頭,棉球壓迫片刻即可。
參看
關(guān)于“粘液囊腫”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